主页 > 天竺故事
人文历史

唐宣宗李忱的传说


一、宫廷争斗急,远离是非地。
唐宣宗李忱(公元810-859年)是唐宪宗李纯的第13子,于长庆中期(公元821-824年)被封为光王,大中元年(公元847年)登基。
人们也许要问:即位之前,贵为王公的李忱何故离京出走?这就要从史书中去寻找答案了。
唐朝自“安史之乱”后,政治腐败,宦官弄权,宫廷内部权力斗争渐趋剧烈。作为一个工于心计、胸怀大志的皇子,李忱自幼就懂得装傻弄痴、韬光养晦、示弱自保的老庄之道(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)。
公元820年2月,宦官杀死宪宗李纯,立李恒(李忱之兄)继位,是为唐穆宗;4年后穆宗服长生药病逝,其子敬宗李湛接任,但他只活到18岁,驾崩后由其弟文宗李昂、武宗李炎相继接任。
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,三朝皇叔李忱的地位既微妙又尴尬,尽管他为人低调,不事张扬,但光王的特殊身份,使他仍然逃避不了被侄儿们猜忌、排斥、挤压的命运。文宗、武宗两位皇帝更是对他心存芥蒂,特别的“深忌焉”,非但不以礼相待,还想方设法地迫害他(《新唐书》)。公元841年唐武宗登基时,李忱为避祸全身,免遭陷害,便“寻请为僧,行游江表间”,远离了是非之地(唐尉迟《中朝故事》)。

应该说,李忱当时作出的这一抉择,当属大智大愚、达人知命的明智之举。而流放底层,阅尽人世沧桑,饱餐山川秀色,本来就是一个将成大器者的必修课。

二、卜居夕阳山,潜龙待时机。

那么,李忱遁入空门,又为何会把厦门(古同安)作为挂单之地呢?
这又要从晚唐的特殊时代背景说起。由于唐后期福建“公私掠卖奴隶”(《唐会典》)甚为风行,被称之为奴隶的产地、太监的摇篮,闽籍宦官在宫内的势力不可小觑,李忱的兄长李恒和三个侄儿都是由他们扶上九五宝座的。平时与太监过从甚密的李忱,出京城后,先到衡州(今湖南衡阳)花药寺,不料遭到刺史卢景的迫害(《中朝故事》)。在太监的安排下,他来到福建,落脚在夕阳山(何乔远《闽书》),即今天竺山范围内的真寂寺。
以今人的目光来看,址在绵亘起伏的天竺山环抱之中的真寂寺,确实是一块修心养性、读书思考的风水宝地。天竺林海,层峦又叠嶂,翠色欲滴,山道蜿蜒,溪涧潺流,鸟语花香,空气清新,令人心旷神怡,万念皆息。而对于身在江湖、心存魏阕的李忱,又正好是一处治愈创伤、积蓄力量的疗养院,他可以在晨钟暮鼓里学会忍耐,在青灯黄卷里感悟人生。有他的诗为证:“惟受禅林秋月空,谁能归去宿龙宫?夜深闻法餐甘露,喜在莲花世界中。”
法号“琼俊”的李忱虽在深山老林当和尚,并没有一心向佛,忘却使命。握瑾怀瑜的他,效法孔明抱膝于隆中、太公钓闲于渭水,准备待时而动。在唐武宗统治的6年间,他都不停地通过秘密渠道打探宫内情况,积极从事夺权的活动,以实现“归去宿龙宫”的宿愿。
公元846年,深谙权谋、忍辱负重的李忱果然在太监们的拥戴下,从侄儿手中夺过大权,成为唐宣宗,时年37岁由于他长期在民间阅世读人,深知黎民疾苦,故躬行节俭,虚怀纳谏,上任期间颇有作为,史称“大中之治”。



上一篇:人文历史 
下一篇:返回列表